人民币随想(二)

这几日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中国央行手里握有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,而欧美对冲基金能调动的也就充其量百亿美元,到底后者有没有能力撼动前者?

百亿对万亿,简单数字对比,看起来是鸡蛋碰石头,力量差距悬殊,加之中国政府目前可以完全控制人民币离岸市场,胜算似乎几乎为零。 然而真有这么简单吗?

首先,这三万亿外储不全是现金。其中,有很大一部分是持有的美国中长期国债。以前分析过,如果抛售美国国债来保卫人民币,反而会推高美元中长期利率,使得美元进一步升值,事得其反。另外,很大一部分外储是拨给了国家主权基金CIC, 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,用于对外长期投资,和“一带一路”等战略性布局,这部分外储资产短期是难以(也不应该)变现的。

然而更为重要的,是要认识到政府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和对冲基金角力,而是要应对源自国内的私人和企业的资本外逃。 对冲基金似乎只用“煽风点火”,使国内形成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。 而一旦预期形成,很多人就会奔向银行用人民币换美元,从而对人民币形成巨大下行压力。 想想看,现在这么多富人,设想仅把小于10%的资产变现美元,那么即使3万亿美元全是现金,估计央行也会马上捉襟见肘。

第三层面,分析我们邻国的反应。日本这个星期已经坐奈不住,在人民币去年8月和年底两次贬值后,率先在亚洲实行了负利率,一是鼓励国内信贷,二是促进出口,这一招显然是指向中国的。然而,应该指出,日元贬值对欧盟的冲击应该大于中国。 这是因为中日在很多出口商品上并不形成直接竞争,由于日本把很多半成品运到中国加工组装再出口,日元贬值反而会使这部分中国出口商品更具有竟争力。当然在高端电子信息产品领域,中国的出口是会受到损害的。

除去日本,和中国低成本出口形成竞争的主要是东南亚、南亚和部分拉美国家,比如墨西哥。人民币一旦大贬,这部分国家将会受到巨大负面影响。所以,抓住这一逻辑,对冲基金便提前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发起了攻击,从而倒逼人民币贬值,这一招可谓颇为“阴险”。

我是一贯建议人民币贬值的,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管理贬值预期。

从谨慎角度来讲,应该是慢贬为上。但这样会形成连续的贬值预期,加速资本外逃,甚至引发房市大跌。这个过程正好是2005-2008年的逆过程: 当时人民币升值预期如板上订钉,大量资本流入,加速国内资产泡沫形成。

所以更有效的是快贬,迅速到位。为了搅乱“敌人”兵力布署,可以在一次性贬值前,较大幅度的拉动人民币双向波动,把做空人民币的全部震出局,然后再下一狠手,直接拉到 7.2-7.5 一线。

由于贬值的货币很难同时承载国际货币的重任,建议短期放弃人民币国际化。 在美元大幅升值的新一轮周期下,中国的外储处于升值状态,替换美元已不是当务之急,也没有必要把人民币过早推出去逞强。这就是说,贬值是必须的;并且为了配合贬值,可以对资本帐户重新实行严控,限制资本外逃。

这样一来,对中国金融的改革开放无疑是一不小打击。 然而历史经验表明,在国内经济有很大潜在危险的时侯盲目打开资本帐户,从来都不是明智的做法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